一、核心流程定义与建模 java源码 java毕业设计
这是系统的基础,用于设计和描述业务流程。
-
流程设计器(可视化建模工具) 慕代码 www.mudaima.com
-
BPMN 2.0 标准支持: 提供基于 BPMN 2.0(业务流程模型与符号)的可视化拖放式设计器。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绘制流程图,定义节点(如用户任务、服务任务、网关等)和连接线。
-
表单设计器: 允许为每个用户任务设计动态表单,定义需要填写的字段、类型和校验规则,通常支持拖拽生成。
-
规则定义: 支持在流程中设置业务规则,例如在网关节点根据表单数据决定流程的下一步流向。
-
-
流程模板管理
-
版本控制: 当流程定义修改后,系统自动创建新版本。正在运行的旧实例继续使用原有版本,新发起的实例使用新版本,保证一致性。
-
导入/导出: 支持将流程定义(BPMN 2.0 XML 文件)导出或从外部导入,便于在不同环境(开发、测试、生产)间迁移。
-
分类与目录: 对流程模板进行分类管理,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。
-
二、流程运行时与执行引擎
这是系统的“心脏”,负责驱动流程实例的运行。
-
流程实例化: 根据流程模板启动一个新的流程实例。例如,一个“请假申请”流程模板,每次有员工提交申请时,就创建一个独立的流程实例。
-
任务分配与路由:
-
指派给具体用户: 直接指定给张三。
-
指派给角色/组: 指定给“部门经理”角色,该角色下的任何用户都可以领取或完成任务。
-
动态分配: 通过表达式或自定义逻辑分配,如
${applicant.manager}
,动态找到申请人的直属经理。
-
-
状态管理: 引擎负责维护每个流程实例的当前状态(如:进行中、已批准、已拒绝、已取消),并驱动状态之间的流转。
-
并发与异步执行: 引擎能够高效处理成千上万个并发流程实例,并通常采用异步机制执行服务任务,避免阻塞。
三、任务管理与用户交互
这是最终用户最常接触的部分,即“待办事项列表”。
-
待办任务列表: 为每个登录用户展示需要由其处理的任务列表。
-
任务查询与筛选: 用户可以根据流程类型、创建时间等条件筛选任务。
-
任务处理: 用户点击任务,打开关联的表单,填写信息并提交,完成处理。操作通常包括“同意”、“拒绝”、“转派”等。
-
任务委托与转派: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任务临时委托给同事,或在处理时转派给更合适的人选。
-
任务提醒与通知: 通过站内信、邮件、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有新的待办任务或任务即将超时。
四、监控、管理与分析
为管理员和业务分析师提供的功能,用于洞察流程效率。
-
流程实例监控:
-
实时状态查看: 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正在运行、已结束或挂起的流程实例的当前状态。
-
活动图高亮: 在流程图上高亮显示当前实例所在的活动节点,直观展示进度。
-
-
管理操作:
-
挂起/激活: 暂停或恢复一个流程实例。
-
流程跳转: 在特殊情况下(如流程bug),管理员可以强制将实例从一个节点跳转到另一个节点。
-
终止实例: 手动终止出错的或不再需要的流程实例。
-
-
历史数据记录: 系统详细记录每个流程实例的每一步操作、处理人、处理时间和意见,形成完整的审计日志。
-
绩效与分析报告:
-
KPI 计算: 自动计算流程的平均完成时间、每个节点的处理时间等关键绩效指标。
-
瓶颈分析: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,识别流程中的效率瓶颈(哪个节点最耗时)。
-
可视化报表: 以图表形式展示分析结果,为流程优化提供数据支持。
-